首页 柳暗花明:中国污泥产业 十年孕育 十年耕耘(上)
柳暗花明:中国污泥产业 十年孕育 十年耕耘(上)
时间:2020-04-20

柳暗花明:中国污泥产业 十年孕育 十年耕耘(上)

 

  E20环境平台首席合伙人、E20研究院院长傅涛曾在《中国环境产业》说过:纵观数十年的发展与升级,环境产业就像一个伟大的传奇。公认有极大的前景,却从来没有真正壮大。如供水、城镇污水、污泥等等不同的细分领域,在产业大势的沉浮之中,也都有着自己独特逻辑和发展故事。E20环境平台特别挑选部分领域,结合产业脉络,讲述领域发展以及代表企业的故事,透视产业规律。本期特别刊发污泥领域观察,供大家参考。

  开往签约现场的车上,普拉克总经理赵英杰看着一栋栋被甩在身后的大楼,如同过往的岁月,快闪而过。一年前,高碑店百万吨级污水厂的污泥热水解-厌氧消化工程开建的场景还历历在目,此时想到十分钟后即将进行的签约仪式,这些画面在脑海中愈加清晰了起来,他转头对司机说:“我们稍微开快一点吧。”

  2015年,国际知名的污泥领域厌氧技术佼佼者普拉克被北排集团收购,(相关阅读:北排吃下普拉克,技术装备再布局,你如何看?)引发业界广泛关注。赵英杰赶着去参加的,正是北排与普拉克股权转让的签约仪式。

  现场,当双方代表在股权收购协议上签下名字的那一刻,掌声雷动,预示着中国污泥处理处置这个大市场终于到了爆发的前夜。

  见证了这一历史事件的杭世珺,此刻同样感慨万千。十多年前,她与业内专家们一起在“水业高级技术沙龙”上呼吁污泥需要被重视的场景,那些在污泥项目现场奔走和挥洒汗水的身影,以及讨论污泥市场因为经费和技术缺乏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痛心……

  这一切虽已融进了污泥市场发展的历史洪流之中,但一幕幕,仿佛都还在昨日。

  回顾污泥产业化孕育与耕耘的二十年,从上海石洞口和唐家沱两大引进项目的运行,到国产技术的百花齐放。从1970年代的冰点,到国家“十二五”期间的升温,到后来成为热点,经过四十余年的摸索,我们有世界各种主流污泥处理处置技术的引进和探索,如污泥干化焚烧技术、厌氧消化技术、好氧发酵技术等的实战演练;也有像北京洁绿公司这样对国产热水解技术的深入专研,以及如无锡国联一般对污泥干化焚烧技术的国产化发扬;也有具中国特色、推广极其成功的板块压滤方式,其代表类企业景津环保也在2019年成功上市。在此之外,污泥堆肥技术也在进行着不懈探索,并曲折前进……

  本文结合污泥产业化过程,选取不同阶段的八个典型的市场和企业发展片段,试着从微观角度,展现污泥处理处置在探索中前进的一个侧面,以及整个行业发展的缩影。

  目录

  一、从“少人问津”到“家喻户晓”

  (一)揭开“污泥”问题的盖子

  (二)石洞口项目探索记

  二、走上产业化之路,春秋战国时代到来

  (三)上海的污泥技术战国争雄

  (四)二三线城市的污泥“救赎”

  1、国产化的诱惑:成本降下来了

  2、叫好不叫座的技术落地生根

  (五)污泥的出路:入土为安?

  (六)联盟的力量

  三、格局初定,踏上大发展之路

  (七)两份合同,按下“共赢”按钮

  (八)水务大佬盯上污泥协同处置

  结语

  一、从“少人问津”到“家喻户晓”

  从冰点到大热点,污泥市场走过了漫长的40年,但污泥问题真正被拿出来讨论应该是在2000年后。随着污水处理规模的快速增长,污泥产生量也大幅增加。从原来被疯抢的肥料,成为了备受“嫌弃”的污染难题。在不断地讨论声中,污泥问题被提上日程,到了不得不探索解决的阶段。一批专家早期的呼吁与奔走,推动了污泥处理的进展。陆续有污泥处理项目上马,为产业化大幕的拉开,做好了前期探索和试错,为后续产业化的发展做好了准备。

  (一)揭开“污泥”问题的盖子

  2004年,刚刚忙完三峡污水处理工作杭世珺依然心事重重。这几年,污泥问题像一块大石头,压在了她的心头。回到北京后,她打了十几通电话,希望将污泥的问题揭一揭。王凯军、王洪臣和从英国归来的陈吉宁等专家都觉得到了将污泥问题重点说一说的时候。经过多方沟通,傅涛博士和张丽珍召集组织了第一期水业高级技术沙龙。污泥问题第一次被拿到台面上,得到了专家们的集体会诊。至此,污泥的遮羞布彻底被扯掉……

  2010年10月22日上午,门头沟法院对北京环保第一大案做出一审判决,倾倒“毒泥”主犯被判有期徒刑3年6个月。

  这是北京市司法机关首次介入的污泥污染环境案件,也让沉积多年的污泥问题得以在公众视野里爆发。

  据被告人何涛在法庭上说,整个污泥处理行业都没有资质要求,与污水处理厂签订的协议只要求对污泥进行“无害化处理”,但对什么是无害化处理并没有操作规程和具体标准。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社会化之后,给他们这些环保公司的费用实际上只够运输费,根本没有做所谓无害化处理和防渗漏处理的可能性。

  何涛的岳父是北京排水集团的员工,在当年的采访中,他说:“倾倒污泥是政府行为,如果污泥含毒,政府能让随便往外拉吗?污水处理厂的污泥都是经过化验合格,不含有毒物才出厂的,有合格证明。”

  虽然惊动全国的这起污泥案的判决早已尘埃落定,但其影射出的污泥处理处置中的“标准”、“资金”、“责任不清”以及“如何安全处置”等问题,却一直与污泥处理处置事业的发展相伴随。

  污水和污泥是一对难兄难弟。从上世纪70年代我国探索建设污水处理厂至今,已有四十余年。但在早期经济发展条件有限的背景下,我国污水处理行业一直都是“重水轻泥”。随着污水处理厂建设的加速,污泥问题从无到有。

  事实上,一群业内专家很早就预警了污泥的深层问题,甚至为此呼吁了20余年。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污泥还是农民抢着要的肥料,曾任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排水专业委员会主任、北京排水集团总经理的杨向平那时就已经呼吁,“污泥要处理了,要建污泥处理厂”,但政府却一直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

  “有限的资金要先花到哪里”是当时主管部门重点考虑的问题。在污水和污泥之间选择,答案是先治理污水。

  2000年,建设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技部联合印发了《城市污水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规定日处理能力在10万吨以上的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污泥,宜采取厌氧消化工艺进行处理;10万吨以下的,可进行堆肥处理和综合利用。

  时任建设部城建司副司长的张悦,参与了该政策的制定。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回忆:“宜处理、可处理,都是很弱的提法,基本没做强制性要求。” 污水的污染是流动性的,会对饮用水源产生很负面的影响。而要处理污泥,总投资要增加30%。“当时的考虑,有这个钱的话要更多推动污水处理厂和管网的建设,先把污水问题解决了。此前的污泥消化设施运行并不好,当时觉得,如果强制大家做污泥消化,有可能达不到投资效果,还会分散建污水处理管网的精力。”

  资金没着落,政策引导弱,让污泥问题一拖再拖,成了老大难。

  2003年,三峡库区建设以后,17座污水处理厂在建设过程中没有妥善规划污泥的处理处置,引起当地不满。

  当时,我国城市污泥的处置工序大体都是三步走。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污泥首先在厂区完成简单的稳定脱水处理,然后污泥被运到污泥销纳中心进行中转。最后,只有少部分用作有机肥的污泥被送往田地,大部分被运往垃圾填埋场填埋。

  时任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副总设计师的杭世珺在三峡做污水处理工作期间,看到了这样走下去的难点,“简单脱水后的污泥在填埋场搁不住,机器一碾过去像口香糖似的,把机器都弄瘫痪了。”

  回到北京,杭世珺决定将污泥的盖子揭一揭,让中央领导知道。她想用沙龙讨论的形式,撬动下大家对污泥问题的关注。

  在多方沟通后,由杭世珺发起,并邀请时任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的王凯军、时任北京城市排水集团总工程师的王洪臣和时任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主任的陈吉宁等专家共商污泥问题,时任清华大学水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的傅涛博士和时任中国水网(E20环境平台前身)总经理张丽珍召集组织了本次沙龙,这也是中国水网的第一期水业高级技术沙龙。此后,中国水网每年都会举办多期水业高级技术沙龙(环境技术论坛的前身),它也成为了水业技术领域新思想和新观点汇集交流的平台。

  2004年4月29日,第一期水业高级技术沙龙由中国水网和清华大学环境系共同举办,将主题定为“污泥处理处置的认识误区与控制对策”。污泥问题第一次被拿到台面上,得到了专家们的集体会诊。

 污泥好氧发酵

                                                                                                    首期水业高级技术沙龙留影

  杭世珺、王凯军、王洪臣、陈吉宁,以及时任国家城市给水排水工程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的郑兴灿、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王伟及黄霞教授、时任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所室主任的陈同斌等技术专家都参与了此次沙龙的专题讨论。

  已经开始污泥处理处置探索的一些企业们也参与到了沙龙的讨论中,如山西沃土生物有限公司、意大利涡龙设备与工艺公司、德国瓦巴格公司、上海金州环境工程技术公司等企业的技术代表。

  沙龙在举办前,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在国际国内专家的大力支持下,组织收集了美国、欧盟及多个欧洲国家、日本等国际有关污泥政策法规、标准和技术路线的丰富资料和文献,国内有关政策标准及文献,以及北京、上海、天津、深圳、广州等城市的污泥技术路线和规划等详实资料。综合以上编辑整理成背景材料,为沙龙专家讨论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数据支撑。

  这次沙龙重点从污泥处理处置的概念、标准以及技术政策和技术路线四个层面展开讨论,经过了7个半小时的深入讨论,最后达成了多项共识。

  之后,根据沙龙讨论内容,沙龙主办单位中国水网和清华大学水业政策研究中心组织撰写了《清华水业技术绿皮书》,汇集了包括杭世珺、陈吉宁、郑兴灿、王凯军、王洪臣等专家的共同观点,沙龙发起专家杭世珺也是主要执笔人之一。

  从我国污泥处理处置的背景与问题分析入手,《清华水业技术绿皮书》结合污泥处理处置的国际经验,重点分析了我国污泥处理处置中存在的问题,如污泥处理处置的责任主体不清;污泥监管严重缺位;相关标准缺乏系统性、科学性;技术政策还存在空白期,以及一些对污泥技术路线的理解误区。完成后,向社会公开发布并呈至发改委和建设部。

  沙龙结束3个月后,2004年7月,“国际污泥无害化经验交流会”在北京华润饭店开幕,杭世珺代表“水业高级技术沙龙”的专家在该交流会上作了专题报告,报告的内容就是《清华水业技术绿皮书》系列之一的《污泥处理处置的认识误区与控制对策》,真正将沙龙讨论结果与国际专家进行了分享和沟通。

  虽然污泥沉积多年的症结,并非一朝一夕可以解决,甚至到了今天当年讨论的污泥处理处置存在的问题,还依然存在。但本次沙龙,却开启了行业集中沟通的模式,也通过对污泥问题的讨论,引发了各界对污泥处理处置问题的重视,并使污泥处理处置的若干认识误区得以澄清,进而帮助和促进了有关技术路线和技术政策的制定。

  (二)石洞口项目探索记

  污泥问题的盖子揭开了,但全国污泥处理处置仍然一筹莫展。此时,上海的一份《通知》下达,给石洞口污泥处理厂建设确定了明确的时间目标。但在污泥处理处置技术探索的初期,我国真正实践的项目少之又少。张辰带领团队,翻阅了几个书架的资料,对比国内外相关技术案例,走访了上海多地,对上海污泥产生量以及污泥的特性做了充分的分析,最后确定这一项目采用干化焚烧处理工艺。之后,上海石洞口污水厂污泥处置系统工程启动了招标工作,真正从实操入手,来解决我国污泥问题。这也是全国第一个污泥干化焚烧项目,为全国其他城市污泥的处理处置提供了宝贵的借鉴,成为后来者的参考范本。

  到2004年底,全国661个设市城市建有污水处理厂708座,处理能力达到4912万立方米/日,是2000年的两倍多。全年城市污水处理量162.8亿立方米,比2000年增加了43%,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45.7%。

  污水处理进入快速发展期,污泥处理处置问题更加迫切,但相较于污水处理技术的日益成熟,污泥处理处置技术在我国尚属起步阶段。

  上世纪末开始我国尝试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应用到污泥的处理处置工作中,通过一系列实践项目,逐步推进对污泥处理处置技术国产化的探索。

  在对污泥处理处置技术思路探索的过程中,全国第一个污泥干化焚烧项目,为此开了一个好头,它不仅是代表了国际先进技术的污泥处置工程,也为我国污泥处理处置探索,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2004年,我国污泥处理处置终于有了真正实现比较完整的安全处置实例,上海石洞口污泥干化焚烧项目成功点火,这也是中国唯一使用污泥干化焚烧工艺的城市污水处理工程应用实例。

  环保市场的任何一个进程都与政策推动有密切的关联,首例污泥干化焚烧项目的落地也不例外。

  2003年《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上海市2003年-2005年环境保护和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意见的通知》发布,《通知》中明确,2003年,要建成石洞口污泥处理厂,处理石洞口污水厂及中心城区污水厂所产生的污泥。

  受政策目标以及当时石洞口污水处理厂需求的影响,上海石洞口污泥处理厂的建设水到渠成,被迅速提上了日程。

  这让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副董事长、总工程师/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张辰很兴奋。在全国范围内对污泥问题还没有引起广泛关注的时候,张辰主持设计的上海市石洞口城市污水处理厂工程,就要求团队在设计稿中重点突出污泥的处理。如今污泥项目可以顺利推进,他也是倍感欣慰。

  《通知》发布后不久,上海石洞口污水厂污泥处置系统工程招标工作启动。

  项目招标决定采用国际性公开竞争的方式,由于属于上海市苏州河环境综合治理工程的子项目,又是上海市政府的重点工程,项目一开标,就吸引了一大批优秀的国内外企业参与竞标,标书就收到了好几摞。

  以北京金州工程有限公司为牵头人的联合总承包方在与另外五家有相当知名度的联合体通过激烈的市场投标竞争后,成功拿下标的,并在2003年3月25日,正式签署了 “上海市石洞口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系统工程”的总承包合同。

  上海市苏州河综合整治建设有限公司担任本工程的建设单位,上海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和上海金州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负责项目的工艺设计。

  这个时间点,在我国,污泥处理处置技术还处在初期探索阶段,真正实践的项目少之又少。究竟该选择哪种技术路线,让主持项目设计的张辰很头疼。确定项目建设后,他带领团队翻阅了几个书架的资料,对比国内外相关技术案例,走访了上海多地,对上海污泥产生量以及污泥的特性做了充分的分析,最后推荐干化焚烧处理工艺 , 使污泥得到最终处置。

  张辰后来发表在《给水排水》杂志上的论文也对上海石洞口污水处理厂的污泥情况做了详细的介绍:上海石洞口污水处理厂设计水量为 40万 m³/d 。采用具有除磷脱氮功能的一体化活性污泥法作为污水处理工艺, 处理对象为城市污水(含有大量以化 工、制药、印染废水为主的工业废水),产生的污泥量为64 t/d 干泥, 经脱水后含水率为 70%, 污泥体积为 213 m³/d 。根据现状水质水量的特点,虽然石洞口污水处理厂运行初期, 由于水量在 30 万 m³/d 左右 , 产生的污泥量将低于设计规模。但随着收集系统的不断完善,雨污分流现象的逐步改善 ,水量将逐年增加, 水质会不断提高, 最终将达到设计负荷。

 资源化利用

                                                                                        干化-焚烧联合处理工艺流程

  以此为基础,石洞口污泥项目不仅引进了国外流化床污泥干化技术,而且结合项目的实际情况,采用了北京金州工程有限公司子公司--上海金州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开发的污泥干化焚烧处理工艺。最终确定项目采用的工艺路线为“机械浓缩+脱水+干化+焚烧”,焚烧后灰渣外运至老港综合填埋场填埋,日处理脱水污泥(含水率约75%)213吨/日。

  2003年7月,建设团队进驻项目,正式动工兴建。项目现场工人们挥汗如雨,建设团队热情高涨,进展很快。第二年的11月,项目就建成投运了。

  作为首个在国内采用干化焚烧工艺处理污水处理厂污泥的项目,上海石洞口污泥干化焚烧项目,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前瞻性,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逐步掌握了污泥干化焚烧的运行技术,同时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并形成一套技术规程———《城镇污水污泥流化床干化焚烧技术规程》,为全国类似工程的设计、建设和运行提供了指导范本。

  石洞口污泥干化焚烧项目运行几年后,上海竹园污泥处理等污泥处理项目也成功上马运行,这其中,石洞口项目的经验探索功不可没。

  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并不容易,石洞口污泥干化焚烧工程初期实施效果并不十分理想,一期工程在后期运行的过程中遇到了诸多问题。

  上海市政院在后期的工程评估结论中总结了产生问题的两点原因:一是,由于污泥泥质特性及设备实际运行性能偏差的因素,造成实际脱水污泥含水率远大于设计值,导致后端干化焚烧装置的规格偏小,部分污泥得不到处理而需外运填埋;二是,因干化系统导热油盘管磨损等原因造成设备故障,项目起初,系统运行的连续性、稳定性较差。

  不仅如此,按照当时《上海市城镇排水污泥处理处置规划》的要求,石洞口污水处理厂的污泥处理设施除满足本厂污泥处理需求外,还需处理片区内其他污水处理厂(吴淞、桃浦)的污泥。

  这意味着,等待处理的污泥量正急剧增加。

  在此背景下,石洞口污水厂污泥处理完善工程开始着手实施,除了对原有系统进行改造外,还包括新建扩容污泥处理设施。

  总结之前项目存在的问题,新线在设计中考虑对干化机换热面进行碳化钨耐磨喷涂。同时,老线的半干法+布袋除尘器的烟气处理工艺已不能满足新的焚烧烟气排放标准,因此新线设计时选用了完善的烟气处理工艺,能够满足当时最严格的上海市地方标准。

  石洞口污泥干化焚烧项目在大刀阔斧实践的时期,有一批企业也在尝试着引进、吸收来自欧美、日本等国家的国际化成熟技术。在技术的推广和实践上,最早一批关注并呼吁解决污泥处理处置问题的专家们影响深远。

  如日本是污泥焚烧利用较多的国家之一,1962年前后,就已经开始采用干化和焚烧污泥,污泥的干化焚烧处置在日本已经有50多年的历史。

  杭世珺1980年代公派留学日本,研修城市污水处理。回国后,她结合在日本的学习和考察成果,为我国污泥处理处置技术探索提供了指导和借鉴。

  杭世珺曾多次在上海水业热点论坛上,分享最新的研究成果,为企业对国际技术的引进、消化和吸收带来了宝贵的意见。而在市场实践中,这些企业都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如京城环保、中节能、碧诺等,均是引进了日本的干化焚烧技术。

 污泥无害化处置

                                                                               杭世珺在2012年上海水业热点论坛上发言

  而石洞口污泥处理项目,为这些企业提供了实践的大好机会。“上海石洞口污水厂污泥处理完善工程新建线设备采购集成招标项目”就是由北京京城环保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京城环保”)以近1.7亿元的价格中标,这是继 “上海竹园污泥处理项目”(下文会有详细介绍)成功运行后,京城环保通过激烈的市场竞争,在上海拿到的第二个大型污泥干化焚烧项目。

  此时,也正是大批企业扎堆布局污泥处理处置领域的关键时间点,很多之前有过相关业务积累的企业,在这一时期,得到了迅速发展。无锡华光锅炉股份有限公司通过与东南大学、浙江大学等著名高校合作,曾经为上海石洞口污水处理厂制造了三台28.4t/d(干物质)流化床污泥焚烧炉。在与无锡中佳百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发起成立无锡国联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后,由无锡国联主力承担了国联集团涉足污泥处置的重任,在石洞口污水厂污泥处理完善工程中,持续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013年左右,上海市进一步强化了城镇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作,根据相关工作方案要求,2014年6月,石洞口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立项建设,2017年底成功实现出水水质一级A提标。

  此时,位于宝山区的泰和污水处理厂也已经开工建设,石洞口片区的污泥产生量明显增加。

  为解决激增污泥的出路问题,2018年,石洞口污水厂污泥处理项目加紧推进了二期工程的建设,以处理石洞口污水处理厂提标增量污泥和泰和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规模128tDs/d。

 污泥好氧发酵

                                                                                  石洞口污水处理厂污水、污泥处理工程总平面布置图

  二期项目由上海市城市排水有限公司委托招标代理完成《石洞口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二期工程勘察、设计、施工一体化》(项目编号 17106102)招标。由于项目投资额较大且在行业内具有一定的标杆意义,当时参与竞标的企业均为实力雄厚的上海市属大型集团公司和国际知名企业,竞争极其激烈。

  经过多轮竞争,最终项目由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体牵头方)、上海市安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建工四建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体中标。

  此时,已经在石洞口完善工程中有过成功实践的京城环保,也早早盯上了二期工程这块蛋糕。而京城环保在污泥干化焚烧领域中技术、工程、运行等多方面的强大市场竞争力,也在这次项目中再次得到印证。在与上海市安装集团签订合作合同后,京城环保主要负责了石洞口污泥处理二期工程的深化设计服务、系统集成技术服务以及余热、烟气、飞灰、公辅系统供货等工作内容。

  石洞口污泥干化焚烧项目稳定运行15年后,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总工胡维杰在经验总结中谈到,石洞口片区污泥处理工程的建设体现了污泥处理系统布局上的集约化,工艺上的减量化、无害化、稳定化和最终处置上的资源化特点,解决了石洞口片区污水处理厂污泥的消纳出路,实现了片区污泥的“全规划、全泥量、全系统、全过程和全循环”的处理,是具有较高水准的污泥综合处理中心。对于提高上海市污泥处理率,优化污泥处理设施布局,完善污泥处理处置体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上海石洞口污泥干化焚烧项目在我国污泥处理处置技术发展的历程中,迈出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一步。在国际技术与我国污泥实际情况的磨合中,不断寻找适合我们实际情况的技术发展路线。集中式干化焚烧处理模式也为全国其他城市污泥的处理处置提供了借鉴参考。

  二、走上产业化之路,春秋战国时代到来

  随着污泥处理处置问题的全面爆发,我国污泥处理处置路线的发展也从初期的探索阶段,到了大范围实践阶段。

  2009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环境保护部、科学技术部三部门联合发布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试行)》,虽然这个政策还是以技术为主导内容,但却是污泥处理处置政策层面的第一声枪响,标志着污泥处理处置产业化的开端,市场的真正形成也已希望在即。

  这之后,我国污泥处理处置领域开启了发展的黄金八年。这一时期,技术路线百家争鸣。仅住建部和发改委于2011年联合颁布的《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技术指南》(试行)中就列出了6种较为流行的处理工艺。同时,市场对商业模式的探索热情不减,而隐藏在污泥处理处置领域内的深层次问题,也在快速发展的这几年暴露出来,为后续污泥处理处置市场的进一步发展,找到了重点突破的方向。

  (三)上海的污泥技术战国争雄

  全国首例污泥干化焚烧项目落地后,污泥处理处置也进入产业化阶段。以石洞口项目为基础,上海又陆续在白龙港、竹园、松江等区落地了标志性项目,以这些项目为代表,上海长时间处于多条技术路线鼎力发展的时期。而这,也正是全国污泥处理处置的缩影。我国的特殊国情和特殊泥质导致期望通过惯有的市场换技术来解决中国的污泥问题并不顺利,各类污泥处理处置技术发展仍在战国时代,技术百家争鸣,表征着这个时代产业各主体对污泥处理处置的热情和投入……

  虽然上世纪90年代末,我国已经开启了污泥处理处置技术的探索。但直到今天,我国污泥处理处置依然是多种技术路线鼎力发展。

  E20研究院执行院长、湖南大学兼职教授薛涛在2014年发表的《多种路线分步解决中国污泥处理处置问题》中写到,“中国的特殊国情和特殊泥质导致期望通过惯有的市场换技术来解决中国的污泥问题并不顺利,各类污泥处理处置技术发展仍在战国时代。”(相关阅读:【独家】多种路线分步解决中国污泥处理处置问题)

  无论是对国际技术的引进,还是我国在不同阶段对各种处理路线的探索,虽然偶有鱼龙混杂的乱局出现,但都很好地勾勒了我国污泥处理处置技术路线的发展轮廓。

  在污泥处理处置路线探索历程中,上海这座城市在全国很有代表性,走在了前列。正因为有对石洞口污泥干化焚烧项目的探索和实践为基础,之后上海陆续落地了白龙港、竹园、松江等污泥处理处置工程。

  全国首例污泥干化焚烧项目、亚洲规模最大的污泥消化干化处理工程、国内最大的污水污泥干化焚烧工程、全国典型的污泥好养堆肥项目……,都在上海成功落地。

  随着污泥问题的逐步爆发,产业化探索进程加快。被称为污泥处理处置产业化开端之年的2009年,中国水网、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城投污水处理有限公司发起主办了首届上海水业热点论坛,论坛主题聚焦“污泥问题”,地点就定在上海,至今,已经连续举办了十一届。

 资源化利用

  在上海水业热点论坛上,各大污泥处理处置技术路线齐聚争鸣,综合专家和企业们的观点和案例分享,可以总结目前主流的污泥处理技术路线有四种:污泥深度脱水+填埋(“深填”路线)、污泥干化 + 焚烧 + 灰渣填埋或建材利用(“干焚”路线)、好氧发酵 + 土地利用(“好土”路线)、厌氧发酵 + 土地利用(“厌土”路线)。

  上海的污泥处理处置探索,以上海石洞口污泥干化焚烧项目、白龙港城市污水厂污泥处理工程、竹园污水厂污泥处理工程、松江污水厂污泥处理处置工程,四大标志性项目为代表,长时间处于多种技术路线鼎力发展的阶段,全力破解大城市“污泥围城”的难题,上海通过减量化、无害化、稳定化及循环利用的途径,给污泥找到有效的“出路”,摆脱“一埋了之”,是我国污泥处理处置路线探索的缩影。

  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上海城市排水设施也相应增加,2008年底,上海市污水治理三期工程全线建成,上海中心城区的生活污水处理率上升到84%以上,污泥产生量剧增。

  为提升污泥处理能力,2008年,上海计划启动白龙港城市污水厂污泥处理工程,2月项目正式开建。项目总投资约8.8亿元,其中工程费用6.3亿元,污泥处理单位运行成本是每吨脱水污泥120元。

  项目筹划之初,就吸引了世界银行的关注,正式立项后,世行贷款3700万美元,19146万元由国内银行贷款。

  白龙港污泥处理工程的核心项目是八座蛋形消化池,八个消化池,形似八颗巨大的鸡蛋,单体容积12400立方米,最大内直径达到了25m,属于蛋形双向有粘结预应力钢筋砼结构,是当时国内建设在软土地基上单体规模最大、数量最多的双向有粘结预应力蛋形消化池工程。

  据当时的媒体报道,到2011年 ,上海中心城区14座污水处理厂的日产脱水污泥量已经达到2400吨,假设15天不处理,这些巨量污泥将淹没整个金茂大厦。

  剧增的污泥,对项目的尽快投运需求迫切,这给项目建设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上海城投总公司下属上海市排水公司负责项目的整体建设,虽然任务重,工期紧,上海排水公司依然在重压之下,完美的打赢了这场战役。比原计划提前15天完成了八座蛋形消化池中的最后一座主体结构混凝土浇筑。

  2011年4月,白龙港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装置建成试运行,10月21日项目正式建成并投入运行。项目建设完成后,上海城投污水处理有限公司负责项目的生产运营。

 污泥无害化处置

  巧合地是,由上海排水公司负责建设的上海竹园污泥处理工程也在此时宣布开工,这即是当时国内最大的污泥干化焚烧项目,它的建成和落地,也在我国污泥处理处置的历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两大工程均是第四个上海市环境保护三年行动计划的重大项目,但却分别采用了不同的主流技术路线。

  结合白龙港污水处理工艺、污泥类型和污泥特征,白龙港污水厂污泥处理工程选择了污泥厌氧消化加干化的综合处理工艺,设计处理规模204吨干污泥/日(实际运行中在180吨以上),对白龙港污水处理厂每天200万吨污水处理中产生的污泥进行浓缩、消化、脱水和干化。

 污泥好氧发酵

                                                                       上海水业热点论坛期间参观白龙港项目 中国水网摄于2012年

  几乎和白龙港项目投入运行同期,2011年10月,竹园污泥处理项目开工建设。2013年5月,项目辅助工程土建基本完成。

 污泥无害化处置

                                                                                      竹园污泥处理工程工艺流程

  和石洞口污泥干化焚烧项目类似,竹园污泥处理工程也是以焚烧为主要的污泥消纳方式。采用发达国家已有成熟应用的“干化+焚烧”的污泥处理工艺,整体能耗降低10%。烟气处理采用静电除尘器+袋式除尘器+洗涤塔工艺;工程近期建设规模为处理污泥750吨/日(含水率80%)。

  竹园污泥处理工程不仅是世界银行贷款上海城市环境APL二期项目,更是当时国内最大的污泥干化焚烧工程,工程概算总投资约9.3亿元,设备投资额占总投资额的比例高达80%以上,核心工艺及设备复杂。当时,国内还缺乏相应的设计和建设经验。

  这些条件因素,都决定了项目招标工作的艰巨。

  从2009年6月开始准备招标文件,到2011年5月最终完成合同签订,竹园污泥处理工程的整个招标过程耗时近两年。由业主方、设计院、招标代理及咨询专家组成的招标工作小组,在两年的招标过程中,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考虑到类似竹园污泥处理工程这样复杂的工程,最终的详细设计很大程度上会因承包商各自的技术特点及专业经验的不同而不同,要求招标人事先准备好详细、完整和统一的招标技术文本显得很不现实。经过协商,项目采用了性能招标的总承包模式。

  此后,经过详细策划并征得世行同意,工程最后决定采用了世行两阶段招标法进行了主体工程的采购工作。

  经过严苛的招标条件策划,最终参与投标的投标人均以联合体形式进行了投标,而组成的形式都为一家国内有集成能力的单位,一家有污泥干化焚烧经验的单位,一家有能力的土建安装单位。这种组合形式,大大增强了项目的执行落地效率。

  最终,竹园污泥处理工程主体工程由京城环保(原北京机电院高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月岛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三家单位联合体中标。

  其中,由于京城环保在我国探索污泥处理处置路线的初期,就前瞻性地引进欧美、日本的先进技术,早早拥有了干化、焚烧、生物降解、水热干化、厌氧产沼、综合利用等多种技术路线,相对技术更加成熟。成为拿下项目的一个重要砝码。

  2015年6月,由上海城投水务(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城投污水处理有限公司、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等五家业内权威机构组成的验收组,在对工程承建效果进行72h性能考核验收的时候宣布,“项目以远超预期的表现顺利通过考核验收,实现了项目重要里程碑。”

  这个项目让京城环保在上海名声大噪。之后,京城环保又相继参与了上海石洞口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完善工程以及石洞口污水厂污泥处理二期工程。

  今年,京城环保又中标了它在上海污泥市场的第四个污泥干化焚烧处理项目,成功签约上海市青浦污泥干化焚烧项目。

  目前,仅在上海地区,由京城环保承建的污泥干化焚烧项目日处理量就达到了2000余吨,占上海市中心城区污泥处理总量的40%。

  今天,我们再讨论这个项目的意义,恐怕不只在项目本身的落地效果,更重要的是,它让更多的企业在实践中脱颖而出,更好地参与到我国污泥处理处置的建设之中。

 污泥无害化处置

                                                           上海水业热点论坛期间参观上海竹园污泥处理项目 中国水网摄于2015年

 污泥资源化利用

  根据上海市城市排水有限公司关于《中心城区污泥处理处置评估及对策研究》的文件给出的对比数据显示,2015年上海中心城区的污泥产生量较2012年又有大幅增长。

  为满足日益增长的污泥产生量,2015年以后,石洞口污泥干化焚烧二期工程、白龙港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二期工程及竹园污泥处理处置扩建工程陆续启动并建成落地。

 土地利用

  另一个由上海市政院设计的上海市松江污水厂污泥处理处置工程,又与前三大项目不同,根据松江区的实际情况,工程主要采用了好养发酵工艺进行污泥堆肥。

  这一处理规模为120t/d的污泥项目也是在2011年投建的,工程总建筑面积约超过了1万平方米。

  传统堆肥工艺往往都存在厌氧发酵现象,难以解决臭气的问题。松江污泥处理厂地理位置又很特殊,就夹在大学校区和居民区中间。建设初期,如何除臭成了头等大事,对技术设备和除臭的要求更高。

  此时,陈同斌及其团队联合中科博联共同开发的智能控制工程技术和设备,已经在污泥领域得到了很好的实践应用。通过公开招标,最终松江项目选择了中科博联的智能好氧发酵技术设备,并挑战性的将污泥的混料、发酵、除臭、仓储与项目的办公场所放在了一起。

  2012年1月项目正式投入了运行,当年年底项目进行了验收工作。项目验收时,验收人员一致认为,项目完全没有异味,完成的质量非常高,几位办公人员甚至还在厂区内喝起了咖啡。

  松江项目通过DBO模式,由上海市政府出资建设,又考虑到污泥产品的消纳需要对接下游企业,是企业在探索污泥归土路径上的重要突破。

  最新公示的《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在延续上海六大区域分片处理格局的基础上,提出“5010”的总体布局,即规划50座城镇污水处理厂(含初期雨水处理厂)、10座污泥处理厂。其中,石洞口、竹园、白龙港和杭州湾沿岸四大区域以集中处理为主,规划9座城镇污水处理厂、5座污泥处理厂,污泥焚烧处理后建材利用。嘉定及黄浦江上游、崇明三岛区域采用属地化分散处理,规划39座城镇污水处理厂、5座污泥处理厂,污泥焚烧处理后建材利用,崇明区等泥质较好的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可采用好氧发酵后土地利用。

  上海的《规划》将污泥处置技术路线作为战略规划确定了下来,加上政府高度重视,《规划》内容应该很快会陆续落地。

  (四)二三线城市的污泥“救赎”

  如同引燃了导火线,紧随大中城市污泥问题爆发的脚步,全国二、三线城市污泥问题迅速显露。而在大中城市引进国外技术解救污泥围城的背后,高额运行成本和对运营管理能力的要求,让这种模式在二、三线城市的推广和复制成为难题。在地方主政者为污泥问题苦恼的时候,以无锡国联、中持环保为代表的一批企业,结合地方特性,摸索方式方法,为二、三线城市污泥问题的解决找到了突破口。

  以“上海”为代表的大中城市,由于污泥问题率先爆发,成为最早一批探索污泥处理处置路线的开拓者。但很快,大城市污泥围城的难题随着污水处理规模的不断升级,逐渐延展到了二、三线城市,也催生了二、三线城市污泥处理处置市场的发展。

  随着市场的延伸和逐步爆发,污泥也从“谈处理”走向了“谈处置”。

  2009年的标志性政策——《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试行)》中规定,“污泥处理处置的目标是实现污泥的减量化、稳定化和无害化;鼓励回收和利用污泥中的能源和资源。坚持在安全、环保和经济的前提下实现污泥的处理处置和综合利用,达到节能减排和发展循环经济的目的。”

  同时达到无害化、减量化、安全稳定化、资源化四方面要求的项目,是污泥处理处置领域一直追求的高阶项目建设。但在实际的推进过程中,的确也是困难重重。

  在污泥问题爆发的早些年间,出于经济上的压力,以石灰搅拌实现含水率下降及稳定化的路线,由于低成本特征,曾是污泥处理的有效路线之一,但由于增量问题,以及对污泥泥质的彻底毁坏导致后续处置受限以及违背循环经济的原则,也逐渐走向了消亡。

  如前文讲述,早期经济条件相对较好的大中城市,最开始通用的方式是对国外技术的引进,也成功实践了多个项目案例,如上海石洞口污泥干化焚烧项目、上海白龙港污泥消化项目等。

  国外技术的引进,在我国污泥问题急速发酵的阶段,效果立竿见影。但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很多问题也暴露出来。如上海石洞口污泥干化焚烧项目,就曾在适应中国污泥的复杂成分方面发生了一些问题,后续又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完善工程的建设。

  不仅这些,高额运行成本和运营管理能力等限制因素,也在后续二、三线城市污泥处理处置市场爆发中更快显露出来。

  成本的重要制约,成为污泥路线选择的最主要因素。在所谓的高阶项目中,采用国外技术的BOT全成本(即全面考虑建设成本和运行维护费用的生命周期全成本)大多都会超过500元/每吨80%含水率的湿污泥),摊到每吨污水中接近四毛钱,对于全国平均不到一元的污水处理费用而言无疑过高。

  从2009年之后的市场发展趋势来看,即便我国对环保重视和政策性资金的支持在不断上升,但类似高阶项目也多出现在北、上、广等一线发达城市的30万吨以上的大型污水处理项目中,这些地区的污水厂体量符合高阶项目的规模经济需求,并具有示范项目的性质,为未来的技术发展提供模板。

  多年的污泥处理处置实践,让我们看到,简单引进国外的技术,存在无论是技术、造价还是管理等各方面表现出与中国国情适用性不足的明显问题。

  2010年左右,很多二、三线城市的污泥问题被倒逼着爆发,它们对污泥处理处置的需求大且急。

  但让人感到欣慰地是,在这一阶段,国产技术为主体的高阶污泥项目在二、三线城市的大型污水处理厂中找到机会,包括国内也在自主研发具有中国特色的高阶处理处置路线。如无锡国联、中持环保等很多企业,在这个时期,不断成长起来,并进阶为行业代表。

  1、国产化的诱惑:成本降下来了

  如同其他类似城市一样,无锡污泥问题也在2009年前后迅速爆发,成为了让地方主政者们非常头疼的事情。这时候国联集团进入了无锡市主政者的视野。

  之所以选中“国联集团”作为“污泥”问题的化解者,是因为早在2005年左右,国联集团就尝试过污泥的焚烧处置。当时国联环保能源集团下属有一家垃圾电厂,主要的任务是为无锡市的工业企业提供蒸汽、电力的支持,同时处理无锡的城市生活垃圾,而早期的污泥是与煤一起掺烧处理。这为国联集团涉足污泥领域做好了铺垫。

  2010年,国联集团由其下属的国联环保能源集团牵头控股设立了一家专业从事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工程的公司——无锡国联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并将这家公司作为承担国联涉足污泥处置实施路径的主力。

  无锡市要求国联集团对污泥进行无害化的就地处理。为此,国联集团专门组织了一套班底,进行调研,最后选择以焚烧作为污泥处置的最终路径。国联集团探索出了一条符合国家政策、适合中国国情的、高效实用的污泥处置新型工艺路线——“微生物法源头减量+调质深度脱水+资源化焚烧”。按照国联的工艺,污泥在焚烧前,需要进行再加工。

  2012年,隶属于无锡市高新水务有限公司的无锡梅村污水处理厂,由于产生污泥量越来越大,决定委托无锡国联以特许经营的方式对剩余污泥进行减量化、无害化处理。

  这个项目后来成为无锡国联的代表性BOT项目, 2014年上海水业热点论坛还曾组织与会嘉宾一起参观了该项目。

  2013年3月,项目开工建设。临危受命的无锡国联,仅用了4个月就实现了项目的正式运营。

  项目污泥处置设计规模为300t/d(含水率80﹪),考虑到后期污水厂的升级,项目一期建设规模为200t/d,预留100t/d的扩建位置。

  项目选择的工艺路线就是无锡国联的招牌技术——“微生物源头减量+调质深度脱水+资源化焚烧工艺”,主要处理梅村污水处理厂含水率97﹪的剩余污泥和无锡新区其他污水处理厂含水率80﹪的脱水污泥。

  2010年11月,环保部发布了《关于加强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环办2010157号),《通知》中提出,“污水处理厂以贮存(即不处理处置)为目的将污泥运出厂界的,必须将污泥脱水至含水率50%以下。”

  这一标准的设定,为高干脱水获得大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那几年,高干污泥脱水设备迎来了大发展,我国的污泥处理中出现了以景津环保为代表的板框脱水方式,还有类似于利用同济大学的科研能力在技术上进行了优化的上海同臣独特的叠螺式污泥脱水机,等等。

  无锡国联的梅村水处理厂污泥深度脱水项目中使用的压滤机就是景津环保生产的,但滤布还是用了无锡国联自主研发的产品。

  2014年在项目参观现场,中国水网编辑拍下了刚刚压滤过污泥的设备(如下图):经过压滤后的泥饼会迅速落地,且滤布上基本不会有污泥残留。(相关阅读:从“赤脚医生”到“专科治疗” 走进中国首家污泥专科医院)

 污泥好氧发酵

                                                      上海水业热点论坛期间参观梅村水处理厂污泥深度脱水项目 中国水网摄于2014年

  经过深度脱水后污泥泥饼运至无锡惠联污泥自持焚烧炉进行规范化、无害化焚烧,实现污泥的彻底处置,最终实现减量90﹪。板框压滤脱水时采用间隔的“递增式”施压脱水工艺,经过压滤机处理的湿污泥变成了一块块的污泥干饼,泥饼可在专用焚烧炉中无需外加辅助燃料,实现资源化燃烧(每吨污泥回收的能源相当于29公斤标煤)。

  在污泥处理处置的国产化技术探索上,无锡国联的探索无疑起到了相当大的推动作用。其开发的板框干化加后续热循环干化燃烧的方式,作为高阶项目,BOT全成本已通过国产化自主开发降低到了近300元/吨泥(80%含水率)。薛涛也在《多种路线分步解决中国污泥处理处置问题》一文中,谈到过类似话题,他认为,“上述价格可能未完全覆盖由于前端板框干化方式添加物所带来的更高的尾气达标处置和焚烧后飞灰作为危废安全处置的成本,即便如此,这样的价格也远远低于国外同类路线的价格,体现了国内环保装备技术的长足进步。”

  2、叫好不叫座的技术落地生根

  在污泥技术路线探索的漫长道路中,不仅仅干化焚烧技术路线碰到过“钉子”,“污泥厌氧消化处理技术”甚至一度在我国“叫好不叫座”。尤其是在二、三线城市。

  虽然技术原理成熟,国外普遍应用,但相关项目的运行数据却有些惨淡。据2013年的数据显示,全国有超过50个污泥厌氧消化项目,其中1/3关停,1/3不稳定。

  而在真正促进污泥厌氧消化处理技术在中国落地生根的探索中,许国栋带领中持环保的实践可谓是大功一件。

  污泥处理处置产业化初期,中持环保成立了北京中持绿色能源环境技术有限公司,专门从事污泥处理与处置业务,成功踩在了产业化的时间点上。

  时任北京中持绿色能源环境技术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的邵凯及其团队自2007-2008年起即投入科研力量,进行相关储备。

  邵凯回忆说,尽管污泥市场发展的时间表有些出乎意料的提前了。但早有准备的中持绿色,还是抢先破线成功。成立之初,就拿到国家863重点课题——“城市污泥分级分相厌氧消化组合技术研发及工程示范”项目。

  和无锡国联的路径相似,中持环保也是从二、三线城市开始突破。

  浙江是最早出台污泥处理处置规划的地方之一,中持对污泥领域的深入,也从浙江宁海县的一个项目开始。

  许国栋团队曾为宁海县政府做了多年的污水处理工程。宁海县共建设(含已建、在建和拟建)污水处理厂8座,但产生剩余污泥量也大幅增加,当时是污泥经脱水后外运送至填埋场填埋,但填埋场容量日趋饱和,致使污泥出路出现问题。

  2010年10月,宁海县政府开始考虑将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进行处理,曾向中持咨询过方案。宁海当地政府经过认真比选,选择了适合当地的污泥厌氧消化技术。

  后来宁海县政府采取公开招标的方式选择污泥处理工程商,最终中持绿色联合北京市市政四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在竞争中胜出,获得了该总承包项目,合同金额3000余万元。这也是中持环保非常标志性的项目。

  时任中持绿色副总经理、技术总监的李彩斌说,当时很多人不看好污泥厌氧消化工艺,认为我国污泥含砂量高、有机物含量低。他则认为,这个问题不可一概而论,宁海项目的污泥有机物含量可达到53~57%。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习惯的改变,污泥有机物含量会逐渐提高,如北京等大城市,某些污泥有机物含量可达到60%--70%,基本已经与欧洲等发达国家持平。

  针对存在的问题,中持绿色尝试采用分级分相厌氧消化技术和协同处理来解决。传统厌氧消化过程是单级的高温或中温。中持绿色采用的是高温(40至50摄氏度)和中温(35至38摄氏度)两级温度。与传统的厌氧消化相比,这种技术方式实现沼气产量提高30%,消化时间缩短30%,有机物降解率超过45%。

  中持绿色的分级分相厌氧消化技术也被科技部纳入“863”重点课题。

  宁海县污泥处理项目2012年3月竣工投产,采用“分级分相厌氧消化+深度脱水+土地利用”工艺路线,处理规模为日处理含水率80%的污泥150吨,粪便40吨。一期工程规划的处理能力是日处理含水率80%的污泥75吨,粪便30吨。

  在2011年的上海水业热点论坛,李彩斌以宁海项目为例,介绍了中持以厌氧消化为核心的绿色生态基础设施理念。他提到,城市绿色生态基础设施是以协同厌氧消化技术为核心,对区域内的污泥、餐厨垃圾、绿化垃圾、粪便等有机废弃物进行综合处理处置,包含不同物料设置针对性的预处理设施,以及回收有机废弃物中的生物质能进行利用,残渣用于园林绿化、农用、矿山修复等进行土地利用。

土地利用

                                                                                     李彩斌在2011年上海水业热点论坛上发言

  在项目研究进程中,中持绿色逐渐将注意力由污泥扩展向有机废弃物。

  2013年开始,中持绿色进一步加大研发力度,从小试、中试,到示范工程建设,经过5年的研发历程,研制出了DANAS干式厌氧发酵技术。

  这一技术针对的是含固率为15-35%市政、农业和工业等一种或多种有机固体废弃物,适应性强,多种物料混合,预处理要求低,沼液产生量少,能耗低。技术在肥城市畜禽污染物治理与综合利用项目、中原水城-睢县新概念水厂等项目中已经得到了比较好的典型应用,这为我国厌氧行业带来新的突破进展。

  以无锡国联和中持环保为代表的一批企业,在推动我国污泥技术产业化的道路上,不断积极探索着。

  从2009年污泥处理处置领域拉开产业化的大幕开始,一大批企业陆续涌入到这一领域中。从后来的走势看,2009年后的5年内,位于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的主要污泥处理项目基本被以北控集团、上海排水集团、金隅集团等为代表的大型国企拿下;而这一时期在中国环保领域率先布局的两大外企巨头,苏伊士、威立雅也先后获得了重庆、青岛等二线城市的污泥处理项目;如无锡国联、中持环保、中科博联、江苏碧诺环保等中小企业的市场布局,则多集中在河北、江苏等省市的二、三线城市。

  污泥处理处置市场逐步全面爆发……